广西北流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答题卡下载
收藏试卷
平行组卷
一、选择题 (共1题,共5分)

1、

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选聘(pìn)   模拟(mó)   萦带(yíng)   锲而不舍(qiè)

B. 朦胧(méng)   祈祷(qí)   舷窗(xuán)   海市蜃楼(shèn)

C. 累赘(zuì)   迸溅(bèng)   凛冽(liè)   忍俊不禁(jīn)

D. 粗拙(zhuó)   譬如(pì)   憎恶(zèng)   悲天悯人(mǐn)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5分)

2、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村医

薛培政

“这小子,出息了哈,小时候,我还救过你一命哩。”耄耋之年的先生对我说这话时,正拄着拐杖走在通往村卫生室的路上。

满头银发的先生,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每回看见我,总是微微一笑,顺口喊出名字后,仍忘不提及救我之事,流露出些许成就感。

听他说的次数多了,我便去找爷爷求证。“呃,真有的事儿,你一岁半出麻疹,那烧发得邪乎,眼看没救了……”上了岁数的爷爷,对好些事儿记不清了,但对这事心里却明镜儿似的。

上过省医科大学的先生,早年在县医院当大夫。20世纪50年代末,县里派人支援老区,先生被抽调其中,来前谈话说下到乡级医院,先生见到乡卫生院刘院长后,就急着要求分配工作。刘院长说:“不急,等吃罢晚饭再谈工作,”晚饭就安排在卫生院机关食堂,刘院长破例让炊事员炖了一只老母鸡,喝的是当地产的纯粮酒。酒至微醺,刘院长叹口气说:“近千口人的茹冈村,自从老村医去世后,半年多了没医生,群众缺医少药的情形让人心焦啊!”那时血气方刚①的先生听得真切,那股冲劲儿借着酒劲儿就上来了,一口唾沫一个钉地请求道:“那我就去茹冈村吧!”

茹冈村的人听说县里派来了医生,犹如久早的庄稼遇到了甘霂,纷纷涌向村头迎接②。等把人接到后,大伙儿面面相觑:“咦—咋会派来个白面书生,咱这鸡不下蛋的穷地方,会留住这细皮嫩肉的小先生?”老支书颌首道:“嗯—俺看这孩子行,可不能怠慢了。“说罢,他连夜③带人把支部办公用房腾出来,做了村卫生室。

打那后,先生就成了全科医生。头疼脑热的、腹痛拉肚子的……随时会来寻医求诊,先生就没了固定的工作时间。这边正吃饭,那边病人呻吟着上门了,先生把饭碗一放,就手诊治起来;半夜睡得正香,外面的门被擂得山响,来人急火火地喊叫:“先生——娘病得厉害嘞!”先生一骨碌爬起来,背起暗红色药箱就走,等到把病人安顿好,回到住处已是鸡叫时分了。

到了冬春感冒多发季节,先生的案桌前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面对孩子哭、婆娘叫,搅成一锅粥的乱象,先生依然不疾不徐地接诊治疗。那一次,老庆家的娃儿连日高烧不退,先生弯腰为其检查时,冷不防被哭闹不止的孩子吐了一身,闱得老庆两口子好不尴尬,先生却像没事人似的找块布擦了擦后,便又坐堂开药方了。日子久了,村里婆娘们就议论:“这先生性子恁好咧,从来就没见他动过脾气。”

先生案桌前悬挂的那幅烙画上有一个硕大的“德”字,看上去有些年头了。先生说做医生须有悲天悯人、普济众生之心。一个暴雪封门的深夜,做生意亏得血本无归的二柱子喝农药寻了短见。家人发现送医时,他已奄奄一息,值班医生不接收,就劝转送乡卫生院。

望着没膝的茫茫大雪,家人哭爹喊地跪地求救。闻讯赶来的先生,脚未站稳,就气喘吁呼地命令道:“快将人抬进屋,救命要紧!”值班医生拽拽先生的袖子,满是忧虑地劝道:“老师,你要三思,若是人救不过来,被赖上可就麻烦了!”一向和蔼的先生发怒了:“人命关天,顾不了那么多,有事我担着!”等二柱子脱险,先生累得虚脱在地。

常听人说,先生这辈子就吃了心眼实的亏。假若当初不下来,在县医院早就成专家了,或许当上了局长、院长。先生却不以为然地说:“大夫就是治病教人,专家不专家,就那么回事。再说也不是每个专家都能当局长、院长,就是当了局长、院长,也不见得老来会有俺这身板。俺虽老了,却行动自如,还能坐诊看病,咋能不满足哩?

说这话时,老人一脸平和④

(选自《小小说月利》2018年第6期)

【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词语和句子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血气方刚”指(年轻人)精力正旺盛,冲动儿大,文中生动地刻画出先生年轻无所畏的形象。

B.②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茹冈村的人对医生的渴望。

C.③“连夜”是当天夜里(就做)的意思,文中表现出老支书对村医先生的重视。

D.④句作为小说的结尾,表现了村医先生“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豁达的人生态度,反映乡村医先生一生扎根农村毫不言悔、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的高尚品质。

【2】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小说借爷爷、村人之口来写村医,丰富了小说内容;借他人之口,从侧面烘托出村医仁心医者的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B.小说以朴素生动的笔墨,通过语言、外貌、动作等描写,塑造了一个令人敬仰的乡村医生形象。

C.小说中的村医年轻时被抽调支援老区,后来在刘院长一番话语的刺激之下,他一时冲动选择了到茹冈村当村医。

D.村医刚到茹冈村时,村民对他能否长期留在村中心有怀疑,但他最终凭着自己的工作打消了村民的疑虑。

【3】下列对小说中村医这一形象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村医是一个喜欢自夸的人。每回看见“我”,微笑并顺口喊出“我”的名字后,仍忘不及救“我”之事,目的是要“我”感恩,记住他的恩情。

B.村医是一个性格温和的人。面对孩子哭、婆娘叫,搅成一锅粥的乱象,他依然不疾不徐地接诊治疗;面对孩子吐了一身,他却像没事人似的。

C.村医是一个医术高超的人。“我”一岁半出麻疹,那烧发得邪乎,是他治愈了;到了冬春感冒多发季节,先生的案桌前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D.村医是一个医德良好的人。二柱子喝农药寻了短见,值班医生不敢接收,怕遇上麻烦,他毫不犹豫地进行救治,敢于担当,也表现了他的医术高超。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5分)

3、

根据课文和要求,写出下面空缺的句子。

(1)独坐幽____里,弹琴复长啸。(《竹里馆》王维)

(2)______,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3)斯是陋室,______。(《陋室铭》刘禹锡)

(4)《已亥杂诗(其五)》表示诗人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中得到启发,富有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5)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与其相似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

4、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腊酒”指上年腊月酿制的米酒;“豚”指小猪;“足鸡豚”意味鸡豚足;“社”为土地神,“春社”是春分后第五个戊日,社日未到,村民已吹箫击鼓,结对人来人往,衣着简朴,“古风存”显示了作者对吾士吾民之爱。

B. 首联淳朴的农民朋友邀请诗人到家里做客,他对诗人说,请别嫌弃农家的酒有些浑浊,今年农作物丰收了,家里有丰足的鸡和猪款待您。

C. 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是全诗的总结,用笔婉转吐露意念。“夜扣门”与首句“农家”遥相应,不仅画面完整,而且耐人寻味。

D.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景中寓含哲理,写出出折多变的景色,“山重水复”可见地形复杂,写出所经山水之无穷变化,一个“疑”字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诗人罢归故里,貌似闲适,却未能忘情国事,心境与所游之景相吻合。诗句写出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诗经·小雅·蓼莪》说:“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几千年以来的孝道就在我们身边,体会孝顺父母对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孝顺父母,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体谅父母,孝敬父母,并敬爱老人。

l801班将开展以“孝道”为主题的班会,如果安排你做主持人,要求在开场白中向大家讲述孝道对中学生成长的意义。你会怎么说?(含标点限100个字内)

六、作文 (共1题,共5分)

6、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林清玄在《月到天心》中写道:“走一段路,抬起头来,月亮总是跟着我们,照着我们。在过去的岁月里,我们心目中的月亮有一种亲切的生命,就如同有人提灯为我们引路一样”。

明月一直在我们成长的岁月里,在黑暗中,在困境中,在不懈努力的道路上,我们生活乏味时,有同学的友情调剂色彩;低落迷茫时,有挚爱亲情唤醒激情;躁动不安时,有清幽绿意抚慰心灵……

请以“心中一片月”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内容自选,立意自定,请你打开思路,选择熟悉的人、事、物、景、情作文,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文体自选,文体不限,文章字数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4)不得抄袭。

七、 (共1题,共5分)

7、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责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河中石兽

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竖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澈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岂可据理臆断欤?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取消句子独立性

B.不蔓不枝   蔓:藤蔓

C.山门圮于河   山门:佛寺的外门

D.尔辈不能究物理     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

【2】对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一点沾染,经过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艳。

B.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它洁净地挺立在水上,(只)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C.众服为确论——大家很佩服,认为这是正确的言论。

D.可据理臆断欤——怎么能(只)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呢?

【3】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的文体不同。“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大多一事一议,甲文借描绘“莲”以抒情言志。乙文选自《阅微草堂笔记》,笔记小说兼有“笔记”和“小说”的特征。“笔记”可以叙述,也可以表达别人及自己的思考和观点。“小说”则是一种带有故事性的创作。

B.甲乙两文的写作特点不同。甲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着力塑造莲的形象。运用了正衬、反衬相结合的衬托手法,表达情感。其中以牡丹作正面衬托,以菊作反面衬托。乙文寓意于事,立意高远。作者不是渲染寻找石兽的神奇过程,而是引出最后的深层思考。

C.甲乙两文脉络分明,逐层深入,文字简洁生动。甲文用“噫”字引领三个排比句。在排比句中,句式同中有异,变化有致,感情起伏,其中反问句“同予者何人”情感色彩最为强烈。乙文以两次不同的“笑”引出两大段推理分析,读来一波三折,趣味盎然。

D.甲乙两文表达的主旨不同。甲文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从而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乙文先分别叙述寺僧、讲学家和老河兵推求在河中的石首的三种不同结论,在此基础上悟出了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

网友关注的试题 更多>>
网友关注的试卷 更多>>
试卷分析
(总分:50)
总体分析
选择题(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句名篇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1道)
难度分析